以创伤的视角理解高度性行为
身心心理学家 Ailey Jolie 指出:创伤之后的「高度性行为」并非道德上的失败,也不是病理现象,而是神经系统高度复杂的适应机制。
对于许多酷儿男性来说,那种不断寻求性接触的冲动,可能是在尝试重新夺回身体的主导权,证明自己仍然值得被渴望,或是努力与曾经感到羞耻、恐惧的身体重新建立连结。
在这样的脉络下,所谓的「性冲动」其实常常是身体的求生反应——一种在过度压力下试图消化创伤能量的方式。
当创伤遇上文化
在许多酷儿男性的社群中,「被渴望」往往与「被认同」画上等号。
从交友软件、派对到色情文化,身体成为了自我确认与社群归属的货币。
在这样的环境里,被想要似乎比被理解更安全,表演亲密也比暴露脆弱更容易。
但在那些看似自信、开放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一个仍处于高度警觉或防御状态的神经系统——在无意识中,身体正试图寻找补偿、安全与完整感。
在治疗室里
在心理治疗中,我经常听到来访者带着深深的羞耻感说:「我是不是太欲望太强了?是不是哪里坏掉了?」
他们在「太想要」与「太麻木」之间徘徊,不知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共处。
然而,从创伤视角来看,高度性行为与性回避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——两者都是身体为了在威胁中求生、重获安全所发展出的策略。
疗愈的起点,是理解这些行为不是“问题”,而是身体在当下所能找到的最好出路。
重新学习安全与渴望
从性创伤中疗愈,并不意味着拒绝性,而是扩展我们对亲密、脆弱与愉悦的承受力——学习如何在一个有安全感的身体中去渴望、去连结。
正如 Jolie 所写的:
“你并没有坏掉。你只是用当时身体所拥有的资源,努力地活下来。”
疗愈的过程,是让「想要」不再源自恐惧、空虚或表演,而是来自一个被看见、被接纳、被安全包容的身体。
重新夺回情色的生命力
对酷儿男性来说,重新夺回情色的生命力,不只是关于性,而是关于尊严、身体感,以及在渴望中感到安全的权利。
疗愈邀请我们一步步走向:
- 从 表演 走向 真实
- 从 冲动 走向 选择
- 从 求生 走向 连结
因为神经系统不会在羞耻或压抑中改变,它只会在安全、同理与连结中慢慢恢复。
当身体重新学会「安全地感受」,愉悦与亲密才有机会重新成为生命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