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受伤到爱

爱是一种练习

通往自爱的旅程,往往并不是从自信开始的。更多时候,它起始于痛苦——一个创伤、一次沉默,或是内心低语着的那句:“我不够好。” 这句话常常来自童年的忽视、社会系统性的压迫,或是情感关系中的匮乏回应。它一遍又一遍地回响,直到我们深信不疑。

Make An Appointment
作者信息:
逸嘉是一名骄傲的酷儿心理咨询师,现居于塔卡隆托(殖民政府称为多伦多)

疗愈的起点,是我们决定去质疑这个声音。如 bell hooks 在《爱的艺术》(All About Love)中写道:

“通常是透过反思,那些尚未接纳自己的人才会做出选择,不再听从内外那些不断拒绝与贬低他们的声音。”

这种反思——温柔却勇敢——正是转变的关键时刻。也正是在这里,受伤的心开始学习如何去爱自己。

心理学家 Nathaniel Branden 在其经典著作《自尊的六大支柱》中,提出了重建自我价值的重要实践框架。这六个支柱是:

  1. 有意识地生活
  2. 自我接纳
  3. 承担自我责任
  4. 自我主张
  5. 有目的地生活
  6. 个人诚信的实践

这些并非抽象概念,而是每天可练习、可践行的内在修复路径。对许多正在疗愈创伤的人而言,这些支柱就像是一根根撑起自我价值的柱子,让我们慢慢站稳。

其中最基础的,是有意识地生活。Branden 认为,这意味着我们有意识地关注那些影响我们行为、目标、价值观与选择的一切,并尽己所能以真实的认知来行动。这是一种对自己深刻的诚实,也是一种持续觉察的练习:我是谁?我活在什么样的信念之下?我正在重复哪些旧有的情感剧本?

对曾经受伤的人来说,这样的觉察往往既令人心碎,也带来释放。我们可能会为自己压抑了那么久而感到哀伤,但正是这种清晰感,让我们终于有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。

bell hooks 也在书中分享了她的经验。尽管她一直对疗愈与自助很感兴趣,起初她对“正向肯定语”(affirmations)仍带有些许怀疑,觉得它们“有些俗气”。直到她的姐姐——一位专注成瘾治疗的治疗师——鼓励她尝试看看,她才开始尝试每天写下贴近生活的肯定句,并在冥想时重复诵读。

“我写下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肯定句,并在早上冥想时重复诵读。排在最前面的,是这句:‘我正在打破旧有模式,迈向新的生活。’……肯定语不仅在清晨带来一种积极的启动感,也在我感到压力或跌入负面思维时,帮助我恢复情绪的平衡。”

对许多创伤幸存者来说,肯定语不仅是“正面思考”,它们是一种抵抗的行动。它们是对“我不够好”的回应,是每天告诉自己“我值得”的方式。

自爱,不是终点,而是一种日常实践。它包含了觉察、自律、反思,以及一遍又一遍、温柔地选择开始。Branden 的六大支柱为我们提供了结构,而肯定语则赋予我们声音。这两者共同支撑着受伤的心,逐渐走向一个被爱、被尊重的内在世界。

最终,练习自爱,就是不断提醒自己,我们原本就值得、原本就是完整的。